|
检查项目
|
类型
|
检查方法
|
检查内容
|
总图布置
|
1.1 周边道路
|
B
|
现场检查
|
周边道路畅通,消防车能驶入
|
1.2 站外防火间距
|
A
|
现场测量或参考竣工资料
|
门站工艺装置符合GB50016-2014第3.4节,GB50028-2006第6.5.5条和第6.5.12条的要求(见附录A1和A2);储配站储气罐符合GB50016-2014第4.3节的要求(见附录A2和A3);调压站符合GB50028-2006第6.6.3条的要求(见附录A4)
|
1.3功能分区
|
B
|
现场检查
|
门站和储配站分为生产区和辅助区,之间有明显分隔,且辅助区内无危险物品存放(除发电机组所用的柴油)
|
1.4围墙
|
B
|
现场检查
|
有围墙或围栏,且无破损
|
1.5绿化
|
B
|
现场检查
|
生产区内未种植油性植物,秋冬季节干枯易燃的植物应被清除,消防车道与工艺装置区和建筑物之间无高大乔木
|
1.6消防车道
|
A
|
现场观察和测量
|
储配站生产区内设有环形消防车道,消防车道宽度不小于3.5 m,非沥青路面,并保持畅通
|
1.7违章搭建
|
B
|
现场检查
|
站内无违章搭建的建构筑物
|
站区管理
|
2.1安全警示标志
|
B
|
现场检查
|
入口和外墙有禁火安全警示标志;安全标志必须醒目,无模糊、损坏现象
|
2.2车辆进出管理
|
B
|
现场检查
|
车辆确需进入生产区时有登记并安装阻火器
|
2.3人员进出管理
|
B
|
现场询问和查阅门卫登记
|
生产区除本站工作人员外,不得有其他无关人员,外来人员确需进入的,应有登记,进入生产区的人员着防静电工作服,严禁携带非防爆型电子设备和火种
|
2.4视频监控与周界报警
|
B
|
现场检查和测试
|
安装有视频监控和周界报警设施。视频监控能覆盖站区出入口和四周,无死角;周界报警装置有效
|
2.5人体静电消除装置
|
B
|
现场检查和测试
|
生产区入口处安装有人体静电消除装置,进站人员能按规定触摸释放人体静电
|
2.6制度上墙
|
C
|
现场检查
|
各岗位醒目位置悬挂岗位职责、操作规程和应急处置措施
|
2.7巡检
|
B
|
查阅巡检记录
|
对工艺装置定时巡检,有巡检记录
|
工艺装置区
|
3.1腐蚀
|
B
|
现场检查
|
设备和管道外表无明显锈蚀现象
|
3.2紧急切断
|
A
|
现场检查
|
门站进站管道设有紧急切断阀,动作迅速,关闭紧密
|
3.3压力
|
B
|
现场检查
|
进口和出口均有压力表,压力表完好,压力正常,用于安全防护的压力表在最高工作压力处有红线标记,工作压力不超过红线标记
|
3.4温度
|
B
|
现场检查
|
出口燃气温度不低于5℃,无异常结霜现象,管道出入地面处无严重冻胀破坏
|
3.5过滤器
|
B
|
现场检查
|
过滤器定期排污,两侧压差符合工艺要求
|
3.6法兰
|
B
|
现场检查并检测
|
法兰连接紧密,无泄漏现象,少于5个螺栓的法兰两侧有金属跨接
|
3.7管道和阀门标识
|
C
|
现场检查
|
气相管为黄色,排污管为黑色,每条管路上有流向标识,阀门应悬挂开关状态标志牌
|
3.8安全阀
|
B
|
现场检查
|
安全阀上有检验标牌,且在检验有效期内,铅封完好,安全阀与管道间的阀门全开
|
3.9放散管
|
C
|
现场检查并测量
|
安全阀排气口和手动放散口连接至集中放散管,放散管为紫红色,集中放散管管口高出地面不小于4 m
|
3.10加臭装置
|
B
|
现场检查
|
运行良好,加臭剂无泄漏
|
3.11可燃气体检(探)测器
|
B
|
现场检查
|
安装有可燃气体检(探)测器
|
3.12灭火器
|
B
|
现场检查
|
配备8 kg手提灭火器,每组相对独立的调压计量工艺装置区不少于2具,每台储气罐不少于2具,另根据场所危险程度酌情配备35 kg推车式灭火器。灭火器完好有效,有定期检查记录
|
3.13电气防爆
|
B
|
现场检查
|
电气设施均应防爆,且电缆和接线盒处无破损和孔隙
|
3.14接地
|
B
|
现场检查
|
工艺装置接地线连接完好
|
储气罐区
|
4.1腐蚀
|
B
|
现场检查
|
设备和管道外表无明显锈蚀现象
|
4.2压力
|
A
|
现场检查
|
高压储气罐有压力表,压力表完好,压力正常,在最高工作压力处有红线标记,工作压力不超过红线标记
|
4.4湿式气柜
|
B
|
现场检查
|
湿式储气柜的水封水位正常,无漏水现象,冬季有防冻措施;导轮和导轨的运动正常,无卡轨、脱轨现象,导轮与轴瓦无明显磨损现象,导轮润滑充分
|
4.5干式气柜
|
B
|
现场检查
|
干式储气柜的油位正常,无漏油现象
|
4.6法兰
|
B
|
现场检查并检测
|
法兰连接紧密,无泄漏现象,少于5个螺栓的法兰两侧有金属跨接
|
4.7管道和阀门标识
|
C
|
现场检查
|
气相管为黄色,排污管为黑色,连接储罐的各条管道上有流向标识和管道名称, 阀门应悬挂开关状态标志牌
|
4.8储罐基础
|
B
|
现场检查
|
储罐钢筋混凝土基础无裂缝、剥蚀、崩塌现象
|
4.9钢梯平台
|
B
|
现场检查
|
钢梯平台稳固,临边有栏杆,无锈蚀现象
|
4.10安全阀
|
A
|
现场检查
|
高压储气罐安全阀上有检验标牌,且在检验有效期内,铅封完好,安全阀与储罐间的阀门全开
|
4.11放散管
|
A
|
现场检查并测量
|
安全阀排气口和储罐排气口有放散管,放散管为紫红色,管口高出25 m内建筑物2 m,且高出地面10 m
|
4.12灭火器
|
B
|
现场检查
|
配备8 kg手提灭火器,数量不少于储罐台数的2倍,分不同方位摆放,每处再配1具35 kg推车式灭火器。灭火器完好有效,有定期检查记录
|
4.13电气防爆
|
B
|
现场检查
|
电气设施均应防爆,且电缆和接线盒处无破损和孔隙
|
4.14接地
|
B
|
现场检查
|
储气罐接地线连接完好
|
4.15消防供水设施
|
B
|
现场检查和测试
|
消防水管、水枪、接合器和扳手等器材齐全完好,消防栓冬季有保温措施,消防栓能正常开启,出水正常,能覆盖站区内主要危险区域
|
公用辅助设施
|
5.1消防水池
|
A
|
现场检查
|
消防水池水位符合设计要求,水质良好,无腐蚀性和油污,利用天然水源时,有防漂浮物或悬浮物吸入的措施(门站和高中压调压站不适用)
|
5.2消防泵房
|
B
|
现场检查
|
泵房耐火等级不低于二级,无无杂物和易燃物品堆放(门站和高中压调压站不适用)
|
5.3消防泵
|
A
|
现场检查
|
应设有备用泵,启动迅速,运行良好,无异常震动和异响,转动部件外有防护罩(门站和高中压调压站不适用)
|
5.4配电房
|
B
|
现场检查
|
配电室高出本层地面或有防水措施,门向外开启,门窗关闭密合,孔洞有防小动物进入的网罩,配电柜上有当心触电的警示标志,至少配备两具灭火器,电缆沟盖板完好,有绝缘垫,有应急照明,室内无其他可燃杂物堆放
|
5.5发电机房
|
A
|
现场检查并测试
|
发电机能立即启动,运行良好。机房通风良好,室内无其他可燃杂物堆放,至少配备两具4 kg灭火器,排烟管未朝向生产区(不需设置消防泵的场站不适用)
|
控制系统
|
6.1压力
|
B
|
现场检查并测试
|
门站、高中压调压站有进站、出站压力数据,并具有超限报警功能;储配站高压储气罐有压力数据,并具有超限报警功能
|
6.2限位
|
B
|
现场检查并测试
|
储配站可变容积储气罐有储气量数据,有超限报警及联锁切断功能
|
6.3可燃气体检测报警
|
B
|
现场检查
|
可燃气体检测报警信号应能发送至有人值守的控制室或值班室,指示报警设备正常工作,有对应的检(探)测器位置标签或分布图
|
6.4不间断电源
|
A
|
现场检查
|
控制和报警系统有EPS或UPS不间断电源
|
检测检验及评估
|
7.1防雷、防静电检测
|
A
|
查阅检测报告
|
防雷、防静电检测在有效期内
|
7.2特种设备检验
|
A
|
查阅检验报告
|
压力容器及储气罐附属的升降机、电梯等特种设备具备使用登记证,全面检验报告在有效期内
|
7.3安全阀校验
|
A
|
查阅校验报告
|
所有安全阀经校验,校验报告在有效期内
|
7.4压力表检定
|
A
|
查阅检定证书
|
用于安全防护的压力表经检定,检定证书在有效期内
|
7.5可燃气体检测报警器检定
|
A
|
查阅检定证书
|
所有可燃气体检测报警器经检定,检定证书在有效期内
|
7.6气质检验
|
A
|
查阅检验报告
|
有气质检测报告或产品质量合格证明,自检、委托检验或供气单位提供均可
|